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文脉

2023-07-07

图片


图片
福山路是一条幽静的路,顺这条路向前走,便是当年青岛大学的正门。

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国立青岛大学,是在北洋时代的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重建的。从洪深、沈从文故居旁的红岛路蜿蜒而下,即可见百年前整齐划一的校舍。现今的中国海洋大学后门,就在这片建筑群的西侧。‍

自中国政府接手青岛主权之后,教育事业振兴。抗战前,山东省政府把“普及教育”列为四项行政计划之一,并逐年增加教育经费。远离内战与外患的岛城竟然成了超然的世外桃源。所以梁实秋晚年写文章时,就说:






北洋时期的青岛“虽然被几个军阀盘踞,表面上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当初建设的根底牢固,就是要糟蹋一时也糟蹋不了”


图片


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正是1924年从老家湖南辗转北京后考入私立青岛大学预科的。在校学习期间,工科学生罗荣桓即表现出了领导才能,曾任学生会负责人和青岛学联赴沪代表。想想那时,正是张宗昌亲来青岛弹压日本纱厂工潮的时候,罗荣桓曾不得不远避乡下躲藏。在青岛学完两年工科课程之后,这位热血青年就去了广州,成了为张宗昌所不容的南方“过激党”的一员。再后来,他成为湖南农民自卫军的首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奉命率部参加秋收起义,并得以与毛泽东相识,成为共产党军队的政治工作头号专家。


当年,罗荣桓离校不久,北洋政府即倒台。南京政府接受了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提议,在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了国立青岛大学

如同说到全盛时的北大不能不提蔡元培一样,说起青大的创办,也同样不能不夸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南京政府成立后,蔡元培以自己的影响促成了国立青岛大学的成立。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梦麟乃教育界“老人”,蔡先生在北大的继任者。为青大的重建,他曾专程赶来青岛就近请教蔡先生。有了蔡先生的全力扶持,新青大很快就崛起于祖国东海岸上。梁实秋晚年曾回忆说:筹备主任是名重一时的蔡孑民先生,声望所及,是无往而不利。”


早在1907年,蔡先生即来过岛城。在这美丽小城里,他结交了几位德国要人,这对促使他于翌年游学德国显然有着直接的关系。蔡先生一定被青岛的风光与气候迷住了,在筹建青大的同时,他已经考虑在此安度晚年了——是年的他,已经62岁。他在大学附近的一条山路上购宅住下。于是,前德国病院(今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西侧的平原路上,就有了一栋值得后人景仰的三层楼房。蔡先生在青岛寓居时,还与宋春舫等人共同发起筹建了青岛水族馆,此馆为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水产博物馆,至今屹立于海景旖旎的汇泉湾西岸,常常游客盈门。蔡先生不仅把自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留在了岛城,还把“国立青岛大学”“青岛市立中学”的遗墨也留给了这座城市。只是,由于国难未已,这位国士无心也无暇避居清净的岛城颐养天年,便舍弃了平原路12号这幢造型平实的楼房回了上海。但楼如丰碑,虽已破旧,却依然稳固地昭示着一个事实:没有蔡元培就没有青岛大学;没有青岛大学也就不可能有岛城历史上辉煌的人文高峰。峨峨哉,蔡先生!


图片

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任校长杨振声,是蔡先生在北大的学生,1890年生于距青岛二百公里的蓬莱县,15岁时即考取北京大学国文系,在校期间创办了著名的新文学杂志《新潮》,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之一。从北大毕业后,他与同窗冯友兰同船赴美留学,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教育学博士。他没留在美国而选择了回国,成了一位职业教育家: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他一路讲来,成了广受学生欢迎的良师益友。他讲着文学,也写着文学,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玉君》。陈丽滢曾写过一篇《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被陈氏列入榜上的十部作品里,除胡适之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闻一多的《死水》等轰动一时的名篇外,还有杨振声的这本《玉君》。陈西滢甚至如许称赞:“要是没有杨振声先生的《玉君》,我们简直可以说没有长篇小说。”


图片

但杨氏对教育事业的兴趣更大,所以,当接到从青岛回北京的蔡元培老校长的聘请后,他便辞了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一职,到青岛专心做起了校长。这一年,他40岁。

杨振声先跑去上海,用“先尝后买的办法”(梁实秋语)说动了梁实秋,并将闻一多、赵太侔等名家召至门下。他给每位教授的待遇甚高,月薪600元!小小青岛港,本无文化厚土,却因他而聘来了一批大师,又因这批大师而使更多学子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杨先生是专家治校的楷模。他既担任堂堂大学的校长,亦亲兼写作课,而且幽默,据梁实秋回忆,他还是位相貌奇伟的美男子。不妨说说他的幽默:民国二十年(1931)岁首,他亲赴大港码头迎接从上海来的老友胡适。风大浪高,船一时靠不上岸,他便打电报告诉船上的胡先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本是一首写相恋男女的古诗,他却很逗乐地用在这儿了。他的豪爽也出了名,他与赵太侔、闻一多、梁实秋、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加上一位青年女教师方令孺,这八人每逢周末必聚餐于中山路一带,戏称“酒中八仙”。胡适来青岛,哥们儿欢宴,见他们既善饮又长于拇战(划拳),吓得胡适连连把刻有“戒酒”的戒指套到手中求饶。“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这就是杨校长治下教授们的生活状态。


从幽静的黄县路往东北走百十米,就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侧门。1932年秋,随着杨振声的辞去,因学潮而遭停办的青岛大学被改名国立山东大学重新开办。20世纪50年代中期,山大奉命迁往济南,其海洋系留在原地新成立了青岛海洋学院,后来改称中国海洋大学。虽说是中国海洋科学的最高学府,但你只要说要进去看闻一多故居,保安便会网开一面允你入校,而且,还会告诉你:校园西北角的那座洋楼,就是“一多楼”。


图片


“一多楼”因当时的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居住过而得名。其实闻先生并非这栋小黄楼的唯一房客,楼下即和他平级的理工学院院长的住处。以写新诗享誉文坛的闻一多寓居此楼时,自称“钻入故纸堆中”,专心做起学问,除上课外,便潜心研究起杜甫、《诗经》。虽说极少再写长短句,但他对爱写诗的学生臧克家却关爱有加。1984年“海大”在楼前为闻一多先生立像,基座阴面的碑文便是臧克家所题:“瞻望旧居,回忆先生当年居于斯、工作于斯,怀念之情曷可遏止?立庭院以石,以为永念。俾来瞻仰之中外人士,缅怀先生高风亮节而有所取法焉。”


图片

闻一多在青岛任教整整两年,离开此院14年之后,在昆明任教西南联大的闻教授倒在了国民党军队的枪弹下,为中国的未来抛洒尽一腔热血。在风骨凛凛的闻先生目光注视下,你可沿繁茂的法桐阔叶撑起的林阴道南行。一边是莘莘学子进进出出的楼门,一边是改作运动场的原德军操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沧海桑田的感慨。

出大学正门下行不远,即梁实秋故居。


图片



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梁实秋对青岛的印象好得不得了,晚年多次写到青岛,“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青岛“真君子国也!”他留在大陆上的女儿梁文茜曾专门将青岛海滩上的一掬细沙装入瓶中捎往台湾,先生供在案头,看得老泪纵横!



图片

在青岛的这座小楼里,萧军白天去《青岛晨报》当副刊编辑,晚上写着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而23岁的萧红则以更充裕的时间和更大的才情一气写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重要一席的《生死场》。怎样才能让社会认识自己呢?他们没去造访青岛大学里的名教授们,却想到了仰如泰斗的鲁迅先生。在那家荒岛书店,他们把信寄往了上海。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先生居然复信了:“稿可寄上海北四川路底内山书店转周豫才收,最好是挂号,以免遗失。”自此,这对热爱文学的年轻夫妇开始真正与文学界有了联系。后来,因舒群被捕,他们为避祸,再一次逃亡,这次投奔的人就是素昧平生的鲁迅。一代文豪显然喜欢这对新人,在他老人家的大力扶持下,萧红、萧军立马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年小说家。遗憾的是,导师病逝后,“二萧”终因性情不睦而分手。
舒群本名李书堂,在东北即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出狱后他也去了上海,发表在《文学》上的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使文坛接受了这个东北籍青年作家。共和国成立后,舒群久居北京,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
从观象一路转到观海二路上,极近,那条幽静的环形路上,有大画家黄公渚、金石学家王献唐和著名作家王统照的故居,其中49号王统照的遗宅最有气象,现在仍由其后人住着。
王统照早在1920年就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是著名的新文学小说家。1926年,王母病逝,回乡奔丧的王统照便辞去在京的教师职业,来到青岛,第二年就购下这片山坡,建起十分简单但却高屋建瓴的房子。他在此创办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份文学期刊《青潮》,写过影响一时的长篇小说《山雨》(被誉为与《子夜》齐名的佳作),接待过闻一多、梁实秋、洪深、老舍、俞平伯等许多文友,朱自清来青岛游历时,就下榻在他家中。至于晩辈的臧克家、王亚平、杜宇、于黑丁等,更是时常登门讨教——他的“门”,真是需要“登”,从马路到住处,竟然有几十磴石阶。出家门望层层红瓦,一直延至碧海,景色十分迷人。故当年俞平伯就激动地吟咏起来:“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图片

王统照
不知为什么,这位文学前辈没去近在咫尺的青岛大学里任教,尽管他与闻一多、梁实秋、洪深等系主任们都是朋友。1936年秋他去上海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日本人占领青岛以后,他困于上海,生活拮据,以致要靠典当才能度日。有人告诉他说:青岛的家已经被日本人占住了,但只要你回去做事,宅子自可归还与你。先生却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我决不做周作人第二!”

抗战胜利后,王统照回到青岛,并接受了复校后的山东大学的聘书。1949年春,他收到了中共地下党人送来的故友郑振铎写来的一封信,要他立即出城——“山那边呀好地方”,这首歌成了“国统区”的人们向往解放区的“流行音乐”。他何尝不想去“山那边”?只是,这位书生没有办法走出市区,只好退回家中静聆隆隆可闻的炮声。彼时,除了青岛,长江以北的整个北方都已解放。是年6月2日,他在半山坡的家中看到了众多国民党军队登上停泊在栈桥外的美国第七舰队军舰上的情景,直到解放军步入岛城后,那些军舰才起锚而去——他在家门口目睹了新旧时代的交替。

这位热爱新中国的作家成了山东大学的中文系主任。1950年3月,他离开居住了30年的青岛,去了济南,成了山东省文化局局长。1957年,60岁的他在京病逝,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胶州湾》草稿还放在书桌上。

梁实秋在晩年所写的《忆青岛》一文中,曾满腔深情地写道:

图片

我曾梦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安然退休,总要找一个比较舒适安逸的地点去居住……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开的地方应推青岛。

大概是因为客居台北的寂寞使然吧,梁老夫子在文章的结尾不胜感谓:“我在青岛居住四年,往事如烟。”

图片


本文刊于《同舟共进》2022年第2期,原题为《寻访青岛文脉》,作者为文史学者李洁。


分享